当前位置:首頁 > 講座會議 > 正文内容

今日发布:MBA研究生课程《企业战略管理学》《人力资源总监51讲》

中經大3年前 (2022-05-27)講座會議1361

今日发布: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研究生课程

  • 《企业战略管理学》

    《人力资源总监51讲》

    【重要通知】

    网络学院课程更新完成的通知

    【学员终身免费持续进修】全新版课程

    【022新课】+《企业战略管理学》MBA研究生课程
    【2022新课】+《人力资源总监51讲》MBA研究生课程


    MBA研究生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企业战略 学时:40
    使用教材: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概念)(原书第11版);[美] 迈克尔A.希特 著,焦豪 译

     战略为什么重要?
     
    企业战略内涵、构成要素、层次体系。
     
    战略管理内涵、本质
     战略制定和实施的管理过程
     
    案例讨论
     评估公司外部环境
     
    评价公司资源、能力与竞争力(一)
     评价公司资源、能力与竞争力(一)
     
    案例讨论
     公司层战略类型识别、分析、评价
     
    案例讨论
     五种基本竞争战略
     
    案例讨论
     强化公司竞争优势与竞争地位
     
    案例讨论
     管理内部运营:促进战略实施
     
    企业文化与领导:执行战略的关键
     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
       “战略”一词的希腊语是strategos,意思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原是一个军事术语。20世纪60年代,战略思想开始运用于商业领域,并与达尔文“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思想共同成为战略管理学科的两大思想源流。
       什么是企业战略?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而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模式(Pattern)。如果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Position),而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此外,战略也表现为企业在竞争中采用的一种计谋(Ploy)。这是关于企业战略比较全面的看法,即著名的5P模型(Mintzberg,et 1998)。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管理,包括战略制定/形成(Strategy Formulation/formation)与战略实施(StrategyImplementation)两个部分。
       战略并不是“空的东西”,也不是“虚无”,而是直接左右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和持续盈利最重要的决策参照系。战略管理则是依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对企业的战略实施加以监督、分析与控制,特别是对企业的资源配置与事业方向加以约束,最终促使企业顺利达成企业目标的过程管理。
       安索夫---最初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
       他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
       斯坦纳---在他1982年出版的《企业政策与战略》一书中则认为:
       企业战略管理是确定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确定企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
     一、早期战略思想阶段
        在此阶段,虽没有出现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但已产生了很精彩的战略思想。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 总结 了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的三种观点。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一种观点。20 世纪初,法约尔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进行整合,将 工业企业中的各种活动划分成六大类: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 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并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中计划职能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这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企业战略思想。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二种观点。1938 年,美国经济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首次将组织理论从管理理论和战略理论中分离出来,认为管理和战略主要是与领导人有关的工作。此外,他还提出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创造组织的效率,其它的管理工作则应注重组织的效能,即如何使企业组织与环境相适应。这种关于组织与环境相“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 战略分析 方法 的基础。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三种观点。19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 社会责任。其中市场机会和社会责任是外部环境因素,公司实力与个人价值观和渴望则是企业内部因素。他还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 以获取竞争优势。
     二、传统战略理论阶段
        1965 年,安索夫出版了第一本有关战略的著作《企业战略》,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起点。从此以后,很多学者积极地参与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学派。
        1. 设计学派。这一学派是以安德鲁斯教授及其同仁们为代表。设计学派认为,企业战略的形成必须由企业高层经理负责,而且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过程,它既不是一个直觉思维的过程,也不是一个规范分析的过程;战略应当清晰、简明,易于理解和贯彻。
        2. 计划学派。计划学派是以安索夫为杰出代表。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规范化的过程。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
        3. 定位学派。其杰出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定位学派认为企业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企业所处行业的结构分析;二是企业在行业内的相对竞争地位分析。
        4. 创意学派。创意学派认为战略形成过程是一个直觉思维、寻找灵感的过程。
        5. 认知学派。认知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基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和建立概念的认知过程———其中后者是战略产生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而在哪一阶段取得进展并不重要。
        6. 学习学派。学习学派与以往学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认为战略是通过渐进学习、 自然 选择形成的,可以在组织上下出现,并且战略的形成与贯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7. 权力学派。权力学派认为,战略制定不仅要注意行业环境、竞争力量等经济因素,而且要注意利益团体、权力分享等 政治因素。
        8. 文化学派。文化学派认为,企业战略根植于企业文化及其背后的社会价值观念,其形成过程是一个将企业组织中各种有益的因素进行整合以发挥作用的过程。
        9. 环境学派。环境学派强调的是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环境里如何获得生存和发展,其所起的作用不过起到了一种让人们关注环境因素。
        10. 结构学派。结构学派把企业组织看成是一种结构———由一系列行为和特征组成的有机体;把战略制定看成是一种整合———由其它各种学派的观点综合而成的体系。
     三、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在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过程中,10种战略学派都曾在一定时期内发挥过一定作用。但随着企业战略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的发展,企业战略理论的 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方面,特别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 经济学界和管 理学界一直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回顾近20 年来的发展历程,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涌现出了三大主要战略学派:行业结构学派、核心能力学派和战略资源学派。
        (一) 行业结构学派。
       行业结构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教授。波特的杰出贡献在于,实现了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创新性兼容,并把战略制定过程和战略实施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波特认为,构成企业环境的最关键部分就是企业投入竞争的一个或几个行业,行业结构极大地 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以及可供企业选择的竞争战略。为此,行业结构分析是确立竞争战略的基石,理解行业结构永远是战略制定的起点。为此,波特创造性建立了5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他认为一个行业的竞争状态和盈利能力取决于5种基本竞争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讨价还价能力、供方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而其中每种竞争力量又受到诸多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波特提出了赢得竞争优势的三种最一般的基本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二) 核心能力学派。
       1990 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一文。其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投入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所谓核心能力,就是所有能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它可以通过向外辐射,作用于其它各种能力,影响着其它能力的发挥和效果。一般说来,核心能力具有如下特征:
      1. 核心能力可以使企业进入各种相关市场参与竞争;
      2.核心能力能够使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优势;
      3.核心能力应当不会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仿。
       核心能力学派认为, 现代市场竞争与其说是基于产品的竞争,不如说是基于核心能力的竞争。企业的经营能否成功,已经不再取决于企业的产品、市场的结构,而取决于其行为反应能力,即对市场趋势的预测和对变化中的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因此,企业战略的目标就在于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另外,企业要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面上参与竞争。在核心能力层面上,企业的目标应是在产品性能的特殊设计与开发方面建立起领导地位,以保证企业在产品制造和销售方面的独特优势。
        (三) 战略资源学派。
       战略资源学派认为,企业战略的主要 内容是如何培育企业独特的战略资源,以及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这种战略资源的能力。在企业竞争实践中,每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同一行业中的企业也不一定拥有相同的资源和能力。这样,企业战略资源和运用这种战略资源的能力方面的差异,就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必须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培植和发展企业的战略资源,而战略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培植和发展企业对自身拥有的战略资源的独特的运用能力,即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企业不断地积累战略制定所需的各种资源,需要企业不断 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只有在核心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占有的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尽管波特的行业结构分析以及稍后出现的核心能力和资源观在企业战略研究的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但鉴于它们把市场以买方市场为主要经济特征,环境呈现复杂多样性的变化作为战略研究的 时代背景,而将市场竞争作为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以谋求建立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作为战略目标,我们可以将它们统称为竞争战略。
     四、动态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随着21 世纪的到来,全球众多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易于变化和难以预测。面对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产业全球化竞争的加剧、竞争者富于侵略性的竞争行为以及竞争者对一系列竞争行为进行反应所带来的挑战,传统战略管理的理论 方法无法满足现实商业生活中企业战略管理决策的需要。于是,近年来一些管理学者提出了新的战略理论,即“动态能力论”和“竞争动力学方法”。
        (一) 动态能力论。
       该理论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的认识:过去的战略理论是由从企业战略的层次上对企业如何保持竞争优势的分析构成的,而对企业怎样和为什么要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建立竞争优势却论述不多。动态能力论则主要是针对基于创新的竞争、价格/ 行为竞争、增加回报以及打破现有的竞争格局等领域的竞争进行的。它强调了在过去的战略理论中未能受到重视的两个方面: 第一, “动态”的概念是指企业重塑竞争力以使其与变化的经营环境保持一致的能力,当市场的时间效应和速度成为关键、技术变化的速度加快、未来竞争和市场的实质难以确定时,就需要企业有特定的、对创新的反应。第二, “能力”这一概念强调的是战略管理在适当地使用、整合和再造企业内外部的资源和能力以满足环境变化需要。
        (二) 竞争动力学方法。
       竞争动力学方法是在竞争力模式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资源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竞争的企业质量、企业的竞争速度和灵活性分析,来回答在动态的竞争环境条件下,企业应怎样制定和实施战略管理决策,才能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和维持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竞争动力学的研究和分析在国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被普遍地 应用在战略管理的实践中。首先,它研究处于竞争状态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作用,这种竞争作用产生的原因,以及竞争作用发生的可能性;第二,它研究和分析影响企业竞争或对竞争进行反应的能力要素;第三,它还对不同条件下的竞争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三) 动态竞争的主要特点。
       1. 动态竞争是高强度和高速度的竞争,每个竞争对手都在不断地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 竞争对手之间的战略互动(Strategic Interactions) 明显加快。
       2. 任何一个抢先战略都有可能被竞争对手的反击行动所击败。
       3.任何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可以保持的。
       4. 竞争战略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时间领先,更主要的是及时地建立新优势。
       5. 在静态竞争条件下竞争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保持和发挥竞争优势,主要对成本与质量、时间和专有技术、建立进入障碍、规模优势等四个领域的竞争有直接贡献,但在动态竞争条件下,上述四个领域所建立起来的优势都是可以被打破的。
       成熟的战略管理理论认为,战略管理是由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等四个不同阶段组成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理论上通常都是按上述的顺序对企业的战略管理进行分步研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几个步骤往往是同时发生的,或是按着不同于上述步骤进行的。这要求企业的管理者们必须创造性的设计、应用战略管理系统,并且,这一系统应该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企业所面临的时刻变化着的外部环境。这一动态过程理论上称之为战略管理过程。以战略管理过程理论为依据,进行的动态企业战略管埋研究,在国内外开始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应当高度重视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指导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学者
       刘冀生、郎咸平、赖伟民、徐二明被公认为中国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研究、咨询的四大领军人物,称为“中国企业战略四大天王”。
       刘冀生
       中国著名企业战略专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国家经贸委企业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外管理》杂志社编委,山东省济南市政府顾问,国内某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等职。
       刘冀生教授还是国家经贸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培训班、全国独立董事培训班、清华大学总裁班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主讲教授。曾在英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地的著名大学访问研究及讲学,截至目前已培养出近150名硕士和博士,在战略管理方面有着精深的造诣,在学术界和企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主要著作有《企业经营战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案例》《企业经营学》《中国企业文化——现在与未来》《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等。
       郎咸平
       在大众心目中,郎咸平是位观点鲜明而且具有世界级学术成就、在中国博得极高知名度的大师级学者,有中国经济的“铁榔头”、中国股市的“郎旋风”之称。
       郎咸平1956年出生于台湾,父亲是个军人。1986年,他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以创世界纪录的两年半时间连拿金融学硕士和博士学位。郎咸平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最高学术级别的(首席)教授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曾担任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深交所公司治理顾问,亚洲开发银行的中国银行改革治理顾问,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项目顾问。
       2003年以来,郎咸平把主要精力转向企业战略研究,为企业高管人士进行“公司治理与企业战略”剖析,被称为“中国民营企业教父”。近期在全国举办了多场《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企业战略突围》讲座,在各地引起轰动。
       赖伟民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企业商学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企业战略》课题组组长,中国企业联合会特聘专家,清华大学客座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主持和参与了《GSP系统开发》、《动态经济模型研究》、《制药版ERP的开发与研究》等多个省级、国家级项目。近期发表的《浦东机场怎么回事》、《当危机见底,我们如何布局》、《后危机时代的机遇与战略选择》等文在国内经济学界有较大影响。
       赖伟民教授曾经在多家知名企业任高管,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战经验。访问调研了数千家企业,建立了大量的研究模型。并且担任多家企业的管理顾问,实际操刀企业的战略规划、营销策划和制度建设。多年来,赖伟民教授一直担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总裁班《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主讲教授,全国财务总监、人力资源总监、市场总监、职业经理人等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主讲专家,并多次在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国家653培训工程及各类大型论坛、研讨会担任主讲嘉宾。赖教授在全国演讲授课数千场,学识渊博,实战经验丰富。全国各地十万余名学员在现场接受过赖教授的思想,大量企业家因为参加了赖教授的课程,使自己的企业走出困境,实现财富倍增。赖教授善于把创新性理论思想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和大家一起完成把管理思想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的蜕变过程。
       徐二明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第十届校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第三届校务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现代企业研究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副召集人,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工商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商学院院长。
       徐二明教授多年从事战略管理、组织理论、国际管理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研究过《制度合法性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研究》(70972127)、《创业企业集群中组织场对创新与绩效的影响研究》、《不同行业群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的相关性研究》等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课题、《网络经济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国家社科和多项省部级课题。撰写了《企业战略与创新》、《企业战略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概论》等多部专著与案例集,以及在国内外重要杂志与学术会议上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还在《经济日报》撰写过专栏。徐教授曾荣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等多个奖项。
     徐二明教授被国内浙江大学等十余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并先后在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atBuffalo)、斯克兰顿大学(TheUniversity of Scranton)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ydney, Australia)、日本国立九州大学以及香港理工大学任教。
     蓝海战略
     蓝海战略(Blue Ocean Strategy)最早是由W.钱·金(W. Chan Kim)和勒妮?莫博涅(Renée Mauborgne)于2005年2月在二人合著的《蓝海战略》一书中提出。蓝海战略认为,聚焦于红海等于接受了商战的限制性因素,即在有限的土地上求胜,却否认了商业世界开创新市场的可能。运用蓝海战略,视线将超越竞争对手移向买方需求,跨越现有竞争边界,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并重新排序,从给定结构下的定位选择向改变市场结构本身转变。
     简介
     蓝海以战略行动(Strategic Move)作为分析单位,战略行动包含开辟市场的主要业务项目所涉及的一整套管理动作和决定,在研究1880年~2000年30多个产业150次战略行动的基础上,指出价值创新(Value Innovation)是蓝海战略的基石。价值创新挑战了基于竞争的传统教条即价值和成本的权衡取舍关系,让企业将创新与效用、价格与成本整合一体,不是比照现有产业最佳实践去赶超对手,而是改变产业景框重新设定游戏规则;不是瞄准现有市场“高端”或“低端”顾客,而是面向潜在需求的买方大众;不是一味细分市场满足顾客偏好,而是合并细分市场整合需求。
     典型的蓝海战略例子
     一个典型的蓝海战略例子是太阳马戏团,在传统马戏团受制于“动物保护”、“马戏明星供方侃价”和“家庭娱乐竞争买方侃价”而萎缩的马戏业中,从传统马戏的儿童观众转向成年人和商界人士,以马戏的形式来表达戏剧的情节,吸引人们以高于传统马戏数倍的门票来享受这项前所未见的娱乐。
     蓝海战略和红海战略
     让我们想象下,我们把整个市场想象成海洋,这个海洋由红色海洋和蓝色海洋组成,红海代表现今存在的所有产业,这是我们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则代表当今还不存在的产业,这就是未知的市场空间。那么所谓的蓝海战略就不难理解了,蓝海战略其实就是企业超越传统产业竞争、开创全新的市场的企业战略。如今这个新的经济理念,正得到全球工商企业界的关注,有人甚至说,接下来的几年注定会成为“蓝海战略”年。
    “红海”是竞争极端激烈的市场,但“蓝海”也不是一个没有竞争的领域,而是一个通过差异化手段得到的崭新的市场领域,在这里,企业凭借其创新能力获得更快的增长和更高的利润。
     蓝海战略要求企业突破传统的血腥竞争所形成的“红海”,拓展新的非竞争性的市场空间.与已有的,通常呈收缩趋势的竞争市场需求不同,蓝海战略考虑的是如何创造需求,突破竞争.我们的目标是在当前的已知市场空间的"红海"竞争之外,构筑系统性,可操作的蓝海战略,并加以执行.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以明智和负责的方式拓展蓝海领域,同时实现机会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任何一家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是已有的行业企业,还是新进入该行业的企业,都不应,也不能过度冒险.
    蓝海战略目前在中国被企业界、学术界和社团的广泛关注。著名的职业经理人苏奇阳先生就蓝海战略结合实际应用出版了《蓝海战略书简》,中国互联网协会还专门开办了定期举办的“蓝海沙龙”。
     用简单的话来解释: 红海就是红色的大海,防鲨网的范围之内,水质混浊,营养贫乏,但是人很多,在这个小圈围之内不能出围,人人都竞争激烈;而相对蓝海就是蓝色的大海,防鲨网之外海之深处,水质和营养物都很好很丰富,范围也相当广泛,竞争的人也少,蓝海竞争胜者将得到比红海多得多的利益。
     如果说黑海战略是一个完全没有规律的残酷竞争你死我活的世界,那么红海战略就是一个具有一定规律有着一定共同准则被管理但仍是弱肉强食在黑海上取得一定进步的世界。是需要胆识和强大的竞争力才能充当领头者。而蓝海更多的是创新与创意。是一场差异战。当今社会,红海战略仍占市场市场大部分份额,而以创意为特色的蓝海正在不断成长。并不排除在创新性社会中蓝海在未来占有优势的可能性。
     如何构思蓝海战略
       构思蓝海的战略布局需要回答四个问题:
     哪些被产业认定为理所当然的元素需要剔除?
       这个问题剔除产业中企业竞争攀比的元素,这些元素经常被认为理所当然,虽然他们不再具有价值。
     哪些元素的含量应该被减少到产业标准之下?
       这个问题促使作出决定,看看现有产品或服务是否在功能上设计过头,只为竞比和打败竞争对手,企业所给超过顾客所需并徒然增加成本。
     哪些元素的含量应该被增加到产业标准之上?
       这个问题促使去发掘产业中消费者不得不作出的妥协。
     哪些产业从未有过的元素需要创造?
       这个问题帮助发现买方价值的全新源泉,以创造新需求改变产业战略定价标准。
     蓝海战略六项原则
       蓝海战略共提出六项原则,四项战略制定原则:重建市场边界、注重全局而非数字、超越现有需求、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和两项战略执行原则:克服关键组织障碍、将战略执行建成战略的一部分。
     蓝海战略原则之一:重建市场边界
       从硬碰硬的竞争到开创蓝海,使用六条路径重建市场边界。
       1、产业:跨越他择产业看市场
       红海思维:人云亦云为产业定界,并一心成为其中最优。
       蓝海观点:一家企业不仅与自身产业对手竞争,而且与他择(Alternatives)产品或服务的产业对手竞争。
       实例:日本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于1999年推出i-mode手机一键上网,将只使用语音服务的顾客变为使用语音和数据服务(音乐、图片、资讯)的顾客。
       2、战略集团:跨越产业内不同的战略集团看市场
       红海思维:受制广为接受的战略集团概念(例如豪华车、经济型车、家庭车),并努力在集团中技压群雄。
       蓝海观点:突破狭窄视野,搞清楚什么因素决定顾客选择,例如高档和低档消费品的选择。
       实例:曲线美健身俱乐部专为女性服务,剔除奢华设施,小型化社区布点,会员依次使用一组器械,每周三次,每次半小时完成,每月只需30美元。
       3、买方群体:重新界定产业的买方群体
       红海思维:只关注单一买方,不关注最终用户。
       蓝海观点:买方是由购买者、使用者和施加影响者共同组成的买方链条。
       实例:诺和诺德公司是一家胰岛素厂商,将胰岛素和注射笔整合创造出NovoLet注射装置,便于病人随身携带使用。
       4、产品或服务范围:跨越互补性产品和服务看市场
       红海思维:雷同方式为产品服务的范围定界。
       蓝海观点:互补性产品或服务蕴含着未经发掘的需求,简单方法是分析顾客在使用产品之前、之中、之后都有哪些需要。
       实例:北客公司发现市政府并非关注公交车本身价格而是维护费用,通过使用玻璃纤维车身,提高车价却降低维护成本,创造了与市政府的双赢。
       5、功能情感导向:跨越针对卖方的产业功能与情感导向
       红海思维:接受现有产业固化的功能情感导向。
       蓝海观点:市场调查反馈的往往是产业教育的结果,企业挑战现有功能与情感导向能发现新空间,如果在情感层竞争,可否去除哪些元素使之功能化?反之亦然。
       实例:快美发屋针对男性,取消按摩、饮料等情感元素,以“气洗”替代“水洗”,专注剪发,使理发时间减到10分钟,费用从3000降到1000日元。
       6、时间:跨越时间参与塑造外部潮流
       红海思维:制定战略只关注现阶段的竞争威胁。
       蓝海观点:从商业角度洞悉技术与政策潮流如何改变顾客获取的价值,如何影响商业模式。
       实例:苹果公司通过iPod和iTunes提供正版音乐下载服务,提高海量音乐库、高音质、单曲下载及低费用(0.99美元/首)。
     蓝海战略原则之二:注重全局而非数字
       一个企业永远不应将其眼睛外包给别人,伟大的战略洞察力是走入基层、挑战竞争边界的结果。蓝海战略建议绘制战略布局图将一家企业在市场中现有战略定位以视觉形式表现出来,开启企业组织各类人员的创造性,把视线引向蓝海。
     蓝海战略原则之三:超越现有需求
       通常,企业为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努力保留和拓展现有顾客,常常导致更精微的市场细分,然而,为使蓝海规模最大化,企业需要反其道而行,不应只把视线集中于顾客,还需要关注非顾客。不要一味通过个性化和细分市场来满足顾客差异,应寻找买方共同点,将非顾客置于顾客之前,将共同点置于差异点之前,将合并细分市场置于多层次细分市场之前。
       非顾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徘徊在企业的市场边界,随时准备换船而走的“准非顾客”。
       这些“准非顾客”,在找到更好的选择前,只是最低限度地使用现有产品和服务,一旦有更好选择就会换船而走。例如针对上班族无所适从的午餐,英国PrêtA Manger快餐厅关注上班族午餐的共同需求:快速、新鲜、健康,提供新鲜美味的成品三明治,免除餐位,将购买行为缩短为90秒,每年在英国得以售出2500万只三明治。
       第二层次:有意回避市场的“拒绝型非顾客”。
       因为市场现有产品或服务不可接受或者超过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而不使用。1964年德高广告创造了“街道家具(Street Furniture)”概念,此前户外广告为公路广告牌和运输工具广告,广告呈现时间很短,德高意识到缺乏市中心固定广告放置点是产业不受欢迎的原因,为此,德高通过向市政府免费提供街道家具及其维修保养,出售广告空间获得高达40%的利润率。
       第三层次:处于远离市场的“未探知型非顾客”。
       产业内的企业通常从未把这些“未探知型非顾客”定为目标顾客,这些人的需求常常被想当然认为属于其他市场,如果企业知道他们丢弃的此类顾客数量之大肯定大吃一惊。例如牙齿增白从来被认为是牙医的事儿,当最近口腔护理厂商着眼于这种需求时,市场随之爆炸般膨胀。
     蓝海战略原则之四: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
       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建立强劲的商业模式,确保将蓝海创意变为战略执行,从而获得蓝海利润,合理的战略顺序可以买方效用、价格、成本、接受分为四步骤。
     蓝海战略原则之五:克服关键组织障碍
       企业经理们证明执行蓝海战略的挑战是严峻的,他们面对四重障碍:一是认知障碍,沉迷于现状的组织;二是有限的资源,执行战略需要大量资源;三是动力障碍,缺乏有干劲的员工;四是组织政治障碍,来自强大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在公司中还没有站起来就被人掠倒了”。
     蓝海战略根据威廉·布拉顿领导的纽约警察局20世纪90年代变革,提出了引爆点领导法(Tipping Point Leadership),其理论是在任何组织中,当数量达到临界规模的人们以信心和能量感染了整个组织而行动起来去实现一个创意时,根本性变化就会发生。与组织变革理论转变大众为基点不同,引爆点领导法认为转变大众就要把力量集中于极端,也就是对组织业绩有超凡影响力的人、行为和活动之上。
      蓝海战略原则之六:将战略执行建成战略的一部分
      执行蓝海战略,企业最终需要求助于最根本的行动基础,即组织基层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必须创造一种充满信任和忠诚的文化来鼓舞人们认同战略。当人们被要求走出习惯范围改变工作方式时,恐慌情绪便会增长,他们会猜测这种变化背后真正理由是什么。
       员工距离高层越远就越不容易参与战略创建,也就越惴惴不安,不考虑基层思想和感受,将新战略硬塞就会引起反感情绪。要想在基层建立信任与忠诚,鼓舞资源合作,企业需要将战略执行建成战略的一部分,需要借助“公平过程”来制定和执行战略。
       “公平过程”来源于社会科学家对心理学的研究,他们研究确认,人们不仅在意结果本身,也在意产生结果的过程公正,当程序公正得以实施,人们对结果的满意度和支持度就上升。
       有三个因素为公平过程定义,这就是三E原则:邀请参与(Engagement)解释原委(Explanation)明确期望(Clarity of Expectation),邀请参与表达允许发表意见和反驳,表达管理层的尊重;解释原委让所有的相关人等了解最终的战略决策为何如此制定;明确期望是清晰讲述新的游戏规则,如何评价业绩和惩罚不佳。
       实现公平过程的关键不在于新的目标、期望和责任,而在于人们是否清楚地理解了它们。围绕公平过程的原则组织蓝海战略的制定,一开始就将战略执行建成战略创建的一部分,就能够将政治游说和偏袒减少到最低,使人们集中精力执行战略。
     竞合战略
     竞合战略概述
       竞合战略泛指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来获得企业竞争优势或战略价值的战略。竞合战略就是竞争中求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与合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合作中的竞争、竞争中的合作,实现共存共荣,一起发展,这是企业竞争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竞合的着眼点在于把产业蛋糕做大,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大家都有可能比以前得到的更多,从而使企业能在一个较小风险、相对稳定、渐进变化的环境中获得较为稳定的利润。竞合的实质是实现企业优势要素的互补,增强竞争双方的实力,并且将其作为竞争战略之一加以实施,从而促成双方建立和巩固各自的市场竞争地位。
     竞合战略的提出
       “竞合战略”一词最早出现在1996年,1996年,博弈理论与实务专家布兰登博格(AdamM.Brandenburger)和奈勒波夫(Barry J. Nalebuff)出版《竞合战略》一书,立即在实业界和理论界掀起一股热销和讨论的浪潮。竞合战略是博弈理论的应用,它是关于创造价值与争取价值的理论。创造价值的本质是合作的过程,争取价值的本质是竞争的过程。竞合策略的主要观念是增加互补者(complementors),运用互补者的战略可使你的产品和服务变得更有价值。
       今天的商业运作是战争与和平的综合体。在做蛋糕的时候,商场是合作;在分蛋糕的时候,商场是战争。战争与和平是同时发生的。任何行为的目标都是为了要让自己好,然而“让自己好”不一定要牺牲别人。在既合作又竞争的精神下,有些情况采取“赢输”模式最有效;有些情况采取“双赢”模式才明智。
       新的竞争战略是竞合战略。这是一种互补性的商业思维模式,它的方法是设法将饼做大一点,而不是和竞争者争夺固定大小的饼。那么在全球的软件产业中,中国与美国、中国与印度既是竞争者,也可以是互补者,我们可以用竞合战略的眼光去看待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键。商场非战场,不再崇尚谁吃掉谁的“丛林哲学”,而是在寻求竞合和双赢。不知道怎样与对手合作,就无法参与竞争。中国软件企业要充分认清现实世界产业环境和对手状况,一方面善于向美国学习、争取合作的机会,迅速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得清楚目前和印度合作要提高警惕,小心处理竞合关系,避免被廉价利用。只有修炼好内功,抓住机遇,聪明地选择竞合方式并以不卑不亢的学习态度走进世界,中国软件业迈出的第一步才会坚定而有力

     

     免费学【2022新课】+《企业战略管理学》MBA研究生课程
     免费学【2022新课】+《人力资源总监51讲》MBA研究生课程
     免费学【2022新课】+《企业管理流程学》各部门管理流程制定与控制(MBA必修课)
     免费学【2022新课】+《组织行为学》管理必修课
     免费学【2022新课】+《大数据时代的商业管理模式》商业数据思维与实战
     免费学【2022新课】+《劳动关系实务操作》MBA人力资源管理必修课
     免费学【2022新课】+《生产过程调度与决策》MBA研究生课程:企业管理高级课程
     免费学【2022新课】《企业经营数据收集与分析》新时代新课题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经理:管理决策分析与实操课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重点课: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2022质量管理硕士层次课程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国家新职业课:人才测评师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国家新职业课:企业合规师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国家新职业课:企业薪税管理师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导师课:数字化战略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导师课:项目管理学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导师课:企业战略管理、商业计划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导师课:品质管理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DBA博士导师课:企业管理学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DBA博士导师课:人力资本投资:战略、结构、价值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导师课:总裁培训能力课程:高级培训师能力课程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导师课:管理决策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导师课:公司战略谋划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导师课:薪酬管理学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导师课:教授讲《丰田生产方式》(内部资料)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导师课:供应链与采购管理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导师课:企业整理师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导师课:电子商务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导师课:企业公司治理与实践(公司管理学)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导师课: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员工招聘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导师课:市场营销与品牌战略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香港MBA导师课:看门人机制与公司治理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高清课程【精品课程】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 公关策划实战策略课》高清课程【精品课程】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 演讲口才》高清课程【精品课程】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 人际交往实战课》高清课程【精品课程】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商务谈判成功秘诀》高清课程【精品课程】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领导力:品牌营销》高清课程【精品课程】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实战案例:刘强东与京东商城》高清课程【精品课程】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实战案例:胡波与慈铭体检》高清课程【精品课程】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实战案例:曹德旺与福耀玻璃》高清课程【精品课程】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打造十页完美创业计划书》高清课程【精品课程】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九步法商业模式设计》高清课程【精品课程】等MBA新课。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精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学》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精品课程《品牌管理:实战方法与案例解析》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精品课程《MBA管理学》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精品课程《品质管理》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精品课程《营销策划学》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精品课程《IE工业工程管理学》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精品课程《创业管理学》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精品课程《财务管理学》
     免费学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精品课程《生产管理学》
     每套课程均为10G高清视频课程。

     整套课程下载学习请到网络学院下载学习。


中國經濟管理大學版權所有

本文链接:http://eauc.hk/post/228.html

分享给朋友:

“今日发布:MBA研究生课程《企业战略管理学》《人力资源总监51讲》” 的相关文章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 MBA公益开放课堂:《员工选聘与培训管理》(全14讲)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 MBA公益开放课堂:《员工选聘与培训管理》(全14讲)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公益开放课堂《员工选聘与培训管理》(全14讲)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n...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 MBA公益开放课堂:《品质管理学》(全11讲)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 MBA公益开放课堂:《品质管理学》(全11讲)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公益开放课堂《品质管理学》(全11讲)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 MBA公益开放课堂:《市场营销》(全12讲)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 MBA公益开放课堂:《市场营销》(全12讲)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MBA公益开放课堂《市场营销学》(全12讲)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

CHAPTER 6: TRANSPORTATION

CHAPTER 6: TRANSPORTATION講義:小保羅·R·墨菲《MBA物流學》(6)&nb...

Chapter 7: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Chapter 7: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PART IIANSWERS...

Chapter 8: Distribution Center, Warehouse, and Plant Location

Chapter 8: Distribution Center, Warehouse, and Pla...